• 臺北醫學大學
    消化醫學研究中心

    TMU Research Center for
    Digestive Medicine

中心簡介

「臺北醫學大學消化醫學研究中心」以統籌校內消化醫學研究,並加入六院臨床特色研究團隊,使本中心成為全方位之前瞻消化醫學研究團隊。

13

臨床特色研究團隊

100 位 +

研究成員

200

研究成果

目前一校六院在消化系統疾病的臨床診療及研究各有特色,期待未來整合一校六院之人力與資源,開拓新研究領域,提升研究質量與國際接軌,創造並提供更優質的醫療特色服務。

最新消息

2025-05-24

張君照主任領軍消化醫學研究中心三年有成

北醫大消化醫學研究中心 整合院校資源激盪臨床研究合作 帶動產官學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

為因應消化醫學領域快速發展,臺北醫學大學2022年成立消化醫學研究中心,希望透過體系資源整合,為相關領域的服務、教學、研究添加動能,同時藉由團隊的持續深耕,成為台灣消化道醫學產官學合作的大平台。為使校院體系能夠快速整合,校方決定指派北醫附醫副院長張君照醫師擔任此消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張君照醫師長年深耕消化醫學領域,除了臨床服務之外,同時對於教學、研究領域亦相當熟稔,深獲校方與醫院信任,成為領導此研究中心的最佳人選。

2024-04-19

肥胖與脂肪肝及肝硬化的距離!!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1.造成脂肪肝的主要成因:肥胖和代謝症候群,攝入過量酒精。2.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是代謝症候群在肝臟的表現,與肥胖、胰島素抗性、高血壓和高三酸甘油脂有關。3.脂肪肝診斷與評估: 黃金標準診斷是「肝臟切片」,影像檢查,包括腹部超音波,肝纖維化掃描儀(Fibroscan, ARFI),磁振造影脂肪定量(MRI-PDFF),磁振造影彈性成像(MR elastography), 評估同時出現的心臟代謝疾病。

研究成果

(以中心名義發表-TMU Research Center for Digestive Medicine)

2024年

研究主題一

美國 12-79 歲族群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肝的盛行率、趨勢與特徵

Prevalence,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among the US population aged 12-79 years

2024年

研究主題二

患有和不患有菌血症的兒科患者非傷寒沙門氏菌臨床分離株,與人類腸上皮細胞體外相互作用後的全球轉錄組比較

Comparison of global transcriptomes for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clinical isolates from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bacteremia after their interaction with 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n vitro

2024年

研究主題三

以糞便血紅素濃度為依據的篩檢間隔在精準大腸直腸癌糞便免疫學檢測篩查中的應用

Precision Colorectal Cancer Fecal Immunological Test Screening With Fecal-Hemoglobin-Concentration–Guided Interscreening Intervals

整合一校三院之人力與資源,開拓新研究領域 創造並提供更優質的醫療特色服務

最後更新:2025-09-12

© 2024 Copyright - 臺北醫學大學 消化醫學研究中心
- made by bouncin